滑石
2018-11-20 09:54:34
滑 石
滑石属于三八面体矿物,其结构式为(Mg6)[Si8]O20(OH)4。滑石一般呈块状、叶片状、
纤维状或放射状,质地非常软,并且具有滑腻的手感。滑石的用途很多,如作
耐火材料、
造纸、
橡胶的
填料、
绝缘材料、
润滑剂、
农药吸收剂、
皮革涂料、化妆材料及
雕刻用料等等。
滑石是已知最软的
矿物,用指甲可以在滑石上留下划痕。
滑石属层状结构矿物。假六方片状
单晶少见,一般为致密块状、叶片状、纤维状或放射状
集合体。一组
极完全解理,薄片具
挠性。有滑感,置水中不崩散。无臭,无味,绝热及
绝缘性强。
【制法】除去杂石,洗净,砸成碎块,粉碎成细粉,或照水飞法水飞,晾干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甘、
淡,
寒。归膀胱、
肺、
胃经。
【功能与主治】利尿通淋,清热解暑,祛湿敛疮。用于热淋,石淋,尿热涩痛,
暑湿烦渴,湿热水泻;外治
湿疹,湿疮,痱子。用于小便不利、淋沥涩痛等症,可配
车前子、
木通等品;用于湿热引起的水泻,可配合
茯苓、薏苡仁、车前子等同用。对暑热病症可配合
生甘草、鲜
藿香、鲜
佩兰等同用;治湿温胸闷、小便短赤,可配合生苡仁、
通草,
竹叶等同用。此外,本品外用还能清热收湿,用治
湿疹、
痱子等,可配
石膏、
炉甘石,
枯矾等同用。
常用配方
1.烦热多渴。用
滑石二两,捣碎,加水三大碗,共煎成三碗。支渣留水,和米煮粥吃。
2.女劳黄疸(下半天发热恶寒,小腹急,大便溏黑,额头变为黑色)。用滑石、石膏,等分为末,大麦汁送下。一日三次。小便大利即愈,腹满者难治。
3.伤寒症
流鼻血(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。如血色紫黑,不可止血,还要服温性之药。等到有
鲜血流出,便急服本药去止住)。用
滑石粉和米饭,捏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丸,在口中稍稍嚼破,清水送下。血立卡。
4.小便不通。用滑石粉一升,加车前汁,调匀,涂脐的周围,干了就换。冬天没有车前汁,可用水代。
5.妊妇尿涩不通。用滑石粉和水调匀,糊在脐下两寸处。
6.伏暑吐泄(小便赤色,心烦,口渴)。用好
滑石(烧过)四两、藿香一钱、
丁香一钱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
米汤送下。此方名“玉液散”。
7.风毒热疮(遍身流黄水)。先用虎仗、豌豆、
甘草各等分,煎水洗浴,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。
8.下部湿汗。用滑石一两、石膏(煅过)半两、枯白矾少许,共研为末,干搽
患处。
9.脚趾缝烂痒。治法同上。
10.打伤肿痛。用滑石、
赤石脂、大黄各等分,共研为末。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。
11.热毒怪病(眼睛发红,鼻子肿大,喘气,浑身出斑,毛发如铁)。用滑石、白矾各一两,研细,加水三碗,煮成一碗半。不停地饮此水,饮完为止。12.有些病可以用“
益元散”(又名“天水散”、“太白散”、“
六一散”)来治疗。
药理作用
1。对皮肤、黏膜的保护作用 滑石粉外用, 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,可形成保护性膜.既可减少局部摩擦, 防止外来刺激,亦能吸收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.并有吸收分泌液, 促进干燥、结痂作用.内服时可以保护胃肠黏膜而发挥镇吐、止泻作用,尚可阻止毒物在胃肠道的吸收.
2. 抗菌作用 将10%的的滑石粉加入培养基内(平板法), 可见到滑石粉对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.用纸片法,则仅对
脑膜炎双球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.